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on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in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Category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Online)
Year 2008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背景: 心理社會處置通常廣泛的運用在預防執法人員產生心理疾病。
目標: 評估預防執法人員產生心理疾病的心理社會處遇的效果及不同處遇間的比較效果。
搜尋策略: 搜尋CCDANCTRReferences 到12/5/2008。搜尋電子資料庫,查詢回顧文獻及納入研究裡的參考文獻表。紙本搜尋專業期刊、專業書籍。和這領域的專家及研究者接觸。
選擇標準: 挑選隨機和半隨機對照試驗。受試者的類型是直接在執法機構工作的人,包括警察、軍事警察,不管性別、年齡和國籍,不管是否有經歷一些心理創傷。納入所有型態的心理社會處遇。相關的結果測量是心理症狀,不良反應和對心理處遇的接受度。。
資料收集與分析: 資料鍵入Review Manager 4.2 來分析,但是這個回顧文獻也會轉成RevMan 5.0 發表。也進行品質分析。兩位作者獨立選擇研究、摘錄資料、評估研究的品質。使用RevMan 計算摘要效果。在個別研究中,二分法變項以相對危險性來呈現。連續變項以加權平均數來呈現。以95%的信賴區間來呈現結果。
主要結論: 在本文中採用10篇研究,只有5篇的資料可用。其中的3篇是以運動為基礎的心理處遇。7篇是有關心理處遇。由於受試者、處遇和結果的異質性,因此無法執行後設分析。2篇研究比較2種不同的心理社會處遇,3篇研究是比較控制組和一種心理社會處遇。只有一篇研究以初級預防為主要的結果,而這篇研究發現當研究結束時,接受處遇的憂鬱症患者有顯著的療效,但是這種差異在18個月後的追蹤已經不明顯。並沒有初級預防的研究是比較不同的處遇,也沒有研究是報告本文有興趣的主要結果。所採納的研究的方法學的品質整合裡,沒有一個研究完全符合我們的品質標準,甚至有一篇被認為是低品質的研究,其餘的研究無法被評價,因為在發表的報告中數據不完整,或研究者並沒有給予足夠的回答。
作者結論: 只有來自個別、小的、低品質的研究中的少量資料的證據表明,警察人員能從心理社會處遇中獲得好處,特別在有身體症狀和心理症狀時,例如:焦慮,憂鬱,睡眠問題,好譏諷,憤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婚姻問題和苦惱。目前沒有資料是有關不良反應的。所得的資料無法進行後設分析。有關於心理處遇的進一步精心設計的試驗是需要。所需要的研究是有關於加強警務人員的心理健康,以組織為基礎的心理處遇。
Epistemonikos ID: 3ac514ebd2536428c59659f5a3b9ed37887d49c6
First added on: Oct 11,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