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gesia tópica para otite média aguda

Categoria Systematic review
Revista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Year 2006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背景: 局部止痛劑治療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AOM)是一種會自發性緩解的疾病,其中疼痛是最不舒服的症狀。抗生素帶來的好處,並沒有原先設想的多。
目標: 評估使用局部止痛劑治療急性中耳炎的效果
搜尋策略: 我們搜尋了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The Cochrane Library 2006年第2期), MEDLINE (1966年到2006年5月第3週), EMBASE (1990 年到2005年12月) 及LILACS (1982年到2005年9月,其中沒有語言的限制),及文章中的參考書目。我們也聯絡了製造公司及作者。
選擇標準: 雙盲隨機或半隨機對照試驗,比較具有止痛效果的滴耳液(不含抗生素)與安慰劑,或比較 具有止痛效果的滴耳液(不含抗生素)與任何其他具止痛效果的滴耳液,對象為罹患急性中耳炎但未穿孔的成人或兒童,地點在初級醫療機構。
資料收集與分析: 三位作者分別篩選潛在的研究並評估試驗的品質,若有意見分歧則藉由討論來解決。接著由兩位作者分別由試驗中摘錄資料。我們聯絡三項試驗的作者以獲得更多在發振文章中沒有提到的信息。
主要結論: 我們搜尋到356項記錄; 4個試驗符合我們的標準。一個包含54位參與者的試驗,在診斷後,比較立即給予止痛性滴耳液與橄欖油安慰劑的差別,所有的病人也都給予paracetamol。在接受止痛性滴耳液30分鐘後,疼痛顯著的減少了25%。三個試驗(有一位相同的共同作者)比較了止痛性滴耳液與自然草藥滴耳液在274位病人的區別,其中一個試驗在二組也同時使用抗生素,結果在診斷1到3天後,不管是立即使用滴耳液,15或30分鐘後(或包含二個時間點),在使用自然草藥滴耳液的組別中都有顯著的差別,這三個試驗都支持自然草藥滴耳液的使用。
作者結論: 只有一個試驗回答我們關注的問題,即治療能否帶來主要的效果,因此由4個隨機對照試驗得到的證據,不足以證實滴耳劑是否有效。
翻譯人: 本摘要由臺灣大學附設醫院郭耀文翻譯。此翻譯計畫由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Taiwan)統籌。
總結: 治療急性中耳感染帶來的疼痛是困難的。抗生素和口服止痛藥無法帶來太大的差異。有些人主張含有局剖止痛效果的滴耳液。只有4個試驗的研究方法適當,只有一個試驗比較止痛性滴耳液和安慰劑的差別,其他三個試驗則比較止痛性滴耳液和自然製劑滴耳液的差別。沒有足夠的資料可證實滴耳液是否有效,仍需要更多高品質的試驗。
Epistemonikos ID: 3b5529ce7263f3aa27ca3078cd7085c6a06d7d5b
First added on: Nov 12,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