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niocentesis and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for prenatal diagnosis

此檔案並非最近版本

觀看最近期版本

类别 Systematic review
期刊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Year 2003
背景: 羊膜穿刺和絨膜絨毛取樣用於產前診斷懷孕第2期進行羊膜穿刺(amniocentesis)的主要不利之處是,結果通常在妊娠18週之後才可得知。可以在9 – 14週進行絨膜絨毛取樣(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CVS)、或提早進行羊膜穿刺,來提供較早的替代方法 目標: 目標是比較懷孕第2期羊膜穿刺、提早進行羊膜穿刺、及經子宮頸和經腹部CVS之安全性和準確性 搜尋策略: 我們搜尋Cochrane Pregnancy和Childbirth Group trials register (March 2003)與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The Cochrane Library, Issue 1, 2002) 選擇標準: 所有的隨機試驗都是要比較羊膜穿刺和絨膜絨毛取樣 資料收集與分析: 2位回顧者評估適用性與試驗品質,進行資料摘錄。我們使用RevMan軟體分析資料 主要結論: 總共納入14篇隨機研究。低風險族群的背景流產率約為2% ,懷孕第2期羊膜穿刺使此一風險增加約1% ,但此差異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然而,懷孕第2期羊膜穿刺後,自發性流產比控制組(無羊膜穿刺)增加(2.1% 相較於1.3% ;RR為1.02 – 2.52)。提早羊膜穿刺不是一個可以替代懷孕第2期羊膜穿刺的安全方法,因為它會增加流產率(7.6% 相較於5.9% R為 1.29, 95% CI為1.03 −1.61),且畸形腳的發生率比CVS高(1.8% 相較於0.2% R為 6.43, 95% CI為 1.68 −24.64)。相較於懷孕第2期羊膜穿刺,經子宮頸CVS的流產率風險顯著較高(14.5% 相較於11% R為 1.40, 95% CI為 1.09 – 1.81),自發性流產率也較高(12.9% 相較於9.4% R為 1.50, 95% CI為 1.07 – 2.11)。有一篇研究比較經腹部CVS和懷孕第2期羊膜穿刺,發現兩者之間的整體流產率沒有顯著差異(6.3% 相較於7%)。經子宮頸CVS的技術需求高於經腹部CVS,取得樣本的失敗率較高而需要較多次的穿刺 作者結論: 懷孕第2期羊膜穿刺比起經子宮頸CVS和提早羊膜穿刺更加安全。如果需要及早診斷,經腹部CVS比提早羊膜穿刺或經子宮頸CVS更可行。如果進行經腹部CVS有技術上的困難時,可以在懷孕第1期進行經子宮頸CVS或懷孕第2期羊膜穿刺 翻譯人: 此翻譯計畫由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Taiwan)統籌 總結: 羊膜穿刺在妊娠16週之後比較安全,絨膜絨毛取樣最好是透過子宮壁採樣。有些父母親希望確認他們的嬰兒先天良好,可以從羊水取樣(羊膜穿刺)或從胎盤取樣(絨膜絨毛取樣)後進行分析。本回顧之研究發現,對於不同的取樣方法,流產風險會因此而略為增加。在16 – 18週進行羊膜穿刺是最安全的。CVS可以早些進行(約10 – 13週),而且相較於透過陰道和子宮頸,透過子宮壁取樣會對於嬰兒比較安全
Epistemonikos ID: 76dcfdc9b52665ff1060253bf7f3d4f8c565c25f
First added on: Oct 11,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