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tic reviews including this primary study

loading
11 articles (11 References) loading Revert Studify

Systematic review

Unclassified

作者 Wa D , Zhu P , Long Z
期刊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Year 2019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背景:单独使用氟哌啶醇是为了帮助平静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侵略或激动的情况。它是广泛可及的,可能是有限资源领域唯一的抗精神病药物。目的:检查氟哌啶醇单独是否是对精神病诱发的侵略或激动的有效治疗,其中临床医生需要介入以防止对自身和其他人造成伤害。搜索方法:我们搜索了Cochrane精神分裂症组的基于学习的试验登记册(2016年5月26日)。该寄存器通过系统搜索主要资源(包括AMED,BIOSIS CINAHL,Embase,MEDLINE,PsycINFO,PubMed和临床试验注册表)及其每月更新,手段,灰色文献和会议程序,无语言日期,文件类型或出版物状态限制。选择标准:与任何其他治疗相比,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出现攻击和/或躁动的人,认为是精神病,单独使用氟哌啶醇(通过任何途径)快速使用氟哌啶醇。感兴趣的成果包括30分钟的镇静或睡眠,在24小时内重复需要快速镇静,具体行为(对他人/自己的威胁或伤害),不利影响。我们包括符合我们选择标准和提供可用数据的试验。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独立地检查了所有引用的搜索,确定的相关摘要,以及从所有包括的研究中独立提取的数据。对于二进制数据,我们计算了风险比(RR),对于连续数据,我们计算出平均差异(MD),并且对于认知结果,我们得出标准化平均差(SMD)效应大小,全部具有95%置信区间(CI),并使用固定 - 效应模型。我们评估了所包含研究的偏见风险,并使用GRADE方法生成“调查结果摘要”表,其中包括我们预先指定的主要感兴趣结果。主要结果:我们从2016年更新搜索中发现了9项新的RCT,共计41项研究和24项比较。在反映现实世界实践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很少,除了明显的例外情况外,大多数研究都很小,并带来相当大的偏见风险。由于大量的比较,我们只能提供主要结果的总结。与安慰剂相比,氟哌啶醇组中更多的人在两个小时内睡眠(2次RCT,n = 220,RR 0.88,95%CI 0.82至0.95 ,非常低质量的证据)和经历过的肌张力障碍(2例RCT,n = 207,RR 7.49,95%CI 0.93至60.21,质量非常低的证据)。与阿立哌唑相比,氟哌啶醇组人群注射次数少于阿立哌唑组(2例RCTs,n = 473,RR 0.78,95%CI 0.62〜0.99,低质量证据)。氟哌啶醇组中更多的人出现肌张力障碍(2例RCT,n = 477,RR 6.63,95%CI 1.52〜28.86,质量证据非常低)。试验(n = 207)比较氟哌啶醇与劳拉西泮没有显着性差异(1例RCT,n = 60,RR 1.05,95%CI 0.76〜1.44,证据质量非常低)或需要额外注射的患者数(1例RCT,n = 66,RR 1.14,95 %CI 0.91至1.43,证据质量非常低)。通过加入劳拉西泮(如肌张力障碍1 RCT,n = 67,RR 8.25,95%CI 0.46至147.45,证据质量非常低),不能抵消胆固醇的不良反应)。在两次试验中研究了异丙嗪的添加(n = 376)。氟哌啶醇组中更多的人在20分钟内不平静或睡眠(1例RCT,n = 316,RR 1.60,95%CI 1.18〜2.16,中等质量证据)。急性肌张力障碍在氟哌啶醇单独组中太常见,试验继续超过临时分析(1例RCT,n = 316,RR 19.48,95%CI 1.14〜331.92,低质量证据)。作者的结论:新研究的其他数据不会改变以前的评论结论。如果没有其他选择存在,唯一使用肌内氟哌啶醇可能是挽救生命。在有其他药物的情况下,唯一使用氟哌啶醇可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镇静异丙嗪的添加得益于随机试验中较好的证据。使用替代的抗精神病药物只是部分支持碎片和劣质证据。在氟哌啶醇中加入苯二氮卓类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有益,并带来额外的危害。经过六十年的紧急快速镇静使用,这仍然是需要与现实世界相关的良好独立试验的领域。

Systematic review

Unclassified

作者 Zhang JJ , Liu X
期刊 Medicine
Year 2018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BACKGROUND: The standardization for the clinical use of drug therapy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CI) has not yet determined in some aspect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efficacies of different drug therapies (aspirin, aspirin plus dipyridamole, aspirin plus clopidogrel, aspirin plus warfarin, cilostazol, warfarin, and ticlopidine) for CI. METHODS: We searched databases of PubMed and Cochrane Library from the inception to April, 2017,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met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network meta-analysis integrated evidence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comparisons to assess odd ratios (OR) and 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 (SUCRA) value. RESULTS: Thirteen eligible RCTs including 7 drug therapies were included into this network meta-analysis. The network meta-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CI patients who received aspirin plus dipyridamole presented lower mortality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received aspirin plus clopidogrel (OR = 0.46, 95% CI = 0.18-0.99), indicating aspirin plus dipyridamole therapy had better efficacy for CI. As for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CH), stroke recurrence, and adverse event (AE) rat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efficacy among 7 drug therapies. Besides, SUCRA values demonstrated that in the 7 drug therapies, aspirin plus dipyridamole therapy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others (mortality: 80.67%; ICH: 76.6%; AE rate: 90.2%).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aspirin plus dipyridamole therapy might be the optimum one for patients with CI, which could help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of CI patients.

Systematic review

Unclassified

期刊 Molecular Neurobiology
Year 2017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目标:随机试验被广泛认为是评估治疗干预措施疗效和安全性的最可靠证据。该证据基础用于评估甲泼尼龙(MPSS)在急性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中的现状。方法:对Medline,CINAHL和其他指定的数据库进行MeSH标题“甲基强的松龙和急性脊髓损伤”的搜索。还搜索了Cochrane图书馆和对该专题的现有系统评价。结果:5项随机对照试验被确定为高剂量MPSS用于急性脊髓损伤。 NASCIS集团的三项试验方法学质量很高,日本和法国的中低档试验方法学质量。比较24小时高剂量MPSS与安慰剂或无治疗的三项试验的最终结果的Meta分析显示,用MPSS治疗的患者中平均单侧4.1运动功能评分改善(95%置信区间0.6-7.6,P = 0.02) 。这种神经系统恢复可能与一些患者的功能恢复改善相关。这种MPSS方案的安全性从脊髓损伤试验和51例高剂量MPSS手术试验的系统综述中可以看出。结论:急性脊髓损伤8小时内给予的高剂量MPS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能导致一些患者重要的临床康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确定优良的药物治疗方法,并测试可能依次影响后损伤级联的药物。

Systematic review

Unclassified

作者 Niu PP , Guo ZN , Jin H , Xing YQ , Yang Y
期刊 BMJ open
Year 2016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背景:目前正在讨论前列腺癌(PC)患者循环微小RNA(miRNA)检测的诊断价值。因此,我们进行了已发表文献的荟萃分析,系统地评估了PC中循环miRNA的诊断潜力。方法:在PubMed,Embase和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搜索符合条件的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汇集灵敏度和特异性,并用于绘制汇总接收者操作符特征(SROC)曲线。所有分析使用Stata 13.0软件和Meta-Disc 1.4 for windows进行。结果:根据纳入标准,荟萃分析共纳入10篇。基于所有包括研究的汇总结果显示,循环miRNA具有相对较好的诊断性能,灵敏度为0.74,特异性为0.71,而在不加选择的对照组PC中,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此外,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表明,多个循环miRNAs检测显示出比单一检测更好的诊断性能,AUC从0.75增加到0.81。另外有趣的发现是,与基于非高加索人的PC相比,基于高加索人的循环miRNAs测定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p值为0.0378。结论:我们的结果证实了循环miRNA在PC的早期诊断中的潜在应用,特别是多重循环miRNA的组合。然而,仍然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发现。

Systematic review

Unclassified

期刊 Journal of Stroke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Year 2016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在多项研究中分析了酒精性肝病(ALD)与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TNFA)多态性之间的关系,但结果相互矛盾。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整合以前的研究结果,并探讨这些多态性是否与ALD易感性相关。作者通过电子数据库检索对TNFA基因多态性与AL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随机效应模型中进行了荟萃分析。在11项研究中分析了ALD与TNFA基因的-238G> A或-308G> A多态性之间的关联。关于-238G> A多态性,作者发现A等位基因拥有与酒精性肝硬化风险之间存在显着关联(优势比= 1.47,95%置信区间:1.05,2.07)。 -308G> A多态性与ALD之间的关系的Meta分析没有显示任何显着的关联。鉴于有限的研究和潜在的偏差,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证实-238A等位基因描述的关联。

Systematic review

Unclassified

期刊 Stroke; 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
Year 2015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背景和目的:腔隙性卒中占缺血性中风≈25%,但最佳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以预防中风复发仍不清楚。我们的目的是腔隙性中风后,以评估在卒中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方法:我们检索了MEDLINE,文摘,和Cochrane图书馆的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复发性卒中或死亡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有腔隙性中风的风险。我们使用随机效应荟萃分析和评估异质与I(2)。 结果:纳入17个试验有42 234名参与者(平均年龄64.4年,65%为男性)和后续从4周〜3.5年。与安慰剂相比,任何单一的抗血小板剂是与一个显著降低复发任何中风(风险比[RR] 0.77,0.62-0.97,2项研究)和缺血性中风(RR 0.48,0.30-0.78,2项研究)有关,但没有任何中风,心肌梗死,甚至死亡(RR 0.89,0.75-1.05,2项研究)的综合结果。当其他抗血小板药物(ticlodipine,西洛他唑,双嘧达莫)与阿司匹林相比,也没有一致的降低卒中复发(RR 0.91,0.75-1.10,3项研究)。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并没有赋予过单药治疗明显受益(任何中风RR 0.83,0.68-1.00,3项研究;缺血性中风RR 0.80,0.62-1.02,3项研究;综合结果RR 0.90,0.80-1.02,3项研究)。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任何与安慰剂组在纳入试验比较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是足够的卒中二级预防腔隙性脑梗死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不应该被用于长期预防中风这一中风亚型。

Systematic review

Unclassified

作者 Xie W , Zheng F , Zhong B , Song X
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Year 2015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背景:ACL损伤在运动中很常见,导致风险筛查和损伤预防计划的发展,以针对可修改的神经肌肉风险因素。以前已经分析过单腿切割任务的研究报告说,任务的预期状态(预先计划的和未预期的)对膝关节的力学有显着的影响。假设/目的:本系统综述的目的是评估运动员在竞赛期间经常执行的任务期间预测对矢状,正面和横向平面膝盖力学的影响。研究设计:系统评价。方法:使用相关关键词和搜索限制搜索以下数据库:Pub Med,SPORTDiscus,CINAHL和Web of Science。 Downs和Black清单的修改版本被用来评估由两位独立评审员撰写的文章的方法学质量。结果:在初始数据库搜索期间确定了284篇文章。经筛选后,有34篇文章进一步审查。在这些文章中,13项符合纳入本系统评估的标准。结论:似乎不允许受试者预先计划运动策略的任务可以促进膝关节力学,这可能会增加运动员的受伤风险。临床相关:参与制定和实施ACL损伤风险筛查和预防项目的临床医生可能希望考虑纳入不允许时间进行预先规划的任务。这些意想不到的任务可能更加模仿体育环境的需求,并可能促进增加伤害风险的机制。证据层次:等级1b。

Systematic review

Unclassified

期刊 Clinical therapeutics
Year 2013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目的:评估癫痫发作和无创癫痫发作研究的方法,并通过总结其结果来评估其发现的价值。方法:从1966年1月至1999年12月进行了Medline文献检索。在每个选定的研究中,评估了案例定义和研究设计等关键方法学项目。此外,进行了发生率数据的定量荟萃分析。结果:四十项发病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研究方法学异质性差,方法学质量评分普遍较低。癫痫发作中位数和无发作癫痫发作率分别为47.4和56 / 100,000。年龄在60岁以上的癫痫发病率高,但在儿童期最高。男性的癫痫发病率(中位数,50.7 / 100,000)略高于女性(中位数为46.2 / 100,000),部分发作似乎比广泛性癫痫发作更频繁。发展中国家的癫痫发病率(中位数,68.7 / 100,000)高于工业化国家(中位数为43.4 / 100,000)。发现类似的结果是无端发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癫痫发病率似乎在下降,而老年人则增加。结论:年龄特异性癫痫发病率呈现双峰型分布,儿童期高峰期。癫痫发作发生率及其他癫痫发病率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需要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进行更多的发病率研究,以探索癫痫发作和无创癫痫发作的地理变化和时间趋势。

Systematic review

Unclassified

期刊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Year 2012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估计有65%的人。腺苷二磷酸(ADP)受体拮抗剂,如氯吡格雷,噻氯匹啶,普拉格雷和替卡格雷损害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介导的血小板的交联和在防止CVD可能是有效的。 目的:腺苷二磷酸(ADP)受体拮抗剂,对预防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的影响进行评估。 搜索方法:我们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中环),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2期),MEDLINE(直到2011年4月),EMBASE(直到2011年5月)。我们还进行了手动搜索,检查的原创文章及相关评论的引用,以确定进一步的研究。 选择标准:ADP受体拮抗剂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或安慰剂为12个月,最小的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比较。特别是,我们看着临床心血管结果的评估。 数据收集和分析:两位评价作者的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使用标准的数据提取模板提取数据。我们要求所有纳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和数据。 主要结果:8项研究共21,379糖尿病患者都包括在内。三个纳入研究调查了阿司匹林或安慰剂相比,噻氯匹定。五纳入研究调查氯吡格雷相比,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和潘生丁,或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单用阿司匹林的组合。所有纳入试验的患者与以前的CVD除了CHARISMA试验,其中包括冠状动脉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总体而言,低风险的偏见的审判。后续的平均时间从365天到913天不等。 糖尿病患者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数据,血管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其中仅一项试验(355例)。这项试验与安慰剂相比,噻氯匹定,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统计上的显着差异的各种原因的死亡率,血管性死亡或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中风的结果数据是在三项试验总​​糖尿病参与者(31%)。整体集中的两个(统计学异质性)的研究表明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减少相结合的致命性和非致命性中风(359/3194(11.2%),而3146分之356(11.3%),随机效应比值比(OR)0.81; 95%可信区间(CI)0.44〜1.49),ADP受体拮抗剂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有没有数据可从任何试验对周围血管疾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的不良事件,或成本。 评价者结论:现有的证据为ADP受体拮抗剂在糖尿病患者是有限的,大多数试验没有报告分别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因此,建议为ADP受体拮抗剂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是基于现有证据,包括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在试验的人口总和的亚组分析的试验需要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基础,以指导临床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Systematic review

Unclassified

期刊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Year 2009
Loading references information
背景: Thienopyridine衍生物與Aspirin 對於高血管風險病人預防中風和其他嚴重血管事件之比較為了預防嚴重血管事件,Aspirin是最廣泛被研究並開立處方的抗血小板藥物;對於高血管風險的患者,它減少了這類事件的機會約達4分之1。Thienopyridine衍生物藉由不同的機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此可能更為有效。 目標: 為了確定Thienopyridine衍生物(Ticlopidine及Clopidogrel)相較於Aspirin,對於高風險的病患,特別是曾罹患暫時性腦缺血或缺血性中風的病患,預防嚴重血管事件(中風、心肌梗塞或血管死亡)的效果和安全性。 搜尋策略: 我們搜尋了Stroke, Heart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s Cochrane Review Groups (2008年7月最後一次搜尋)的試驗登錄、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The Cochrane Library Issue 3, 2008) 、MEDLINE(1966年至2008年8月)和EMBASE(1980年至2008年8月)。我們也搜尋了相關論文的參考文獻,並與其他研究者及Sanofi �BMS製藥公司取得聯繫(2008年12月)。 選擇標準: 所有直接比較Thienopyridine衍生物與Aspirin使用於高血管風險病患的無混雜因素之雙盲隨機試驗。 資料收集與分析: 兩位回顧作者獨立地擷取數據並評估試驗品質。我們試圖從最大試驗的主要研究者取得更多的數據。 主要結論: 我們納入了包含26865位高血管風險患者的10個試驗。這些試驗普遍是高品質的。其中9個試驗(7633位病患)比較Aspirin與Ticlopidine;其中1個試驗(19185位病患)比較Aspirin與Clopidogrel。與Aspirin組相比,Thienopyridine組出現了些許的,只是統計學上有意義的,嚴重血管事件可能性的降低(11.6%比12.5%;odds ratio (OR) 0.92,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85 to 0.99),相當於每治療1000位病人2年的期間,能避免10件嚴重血管事件(95% CI 0 to 20)。然而,廣大的信賴區間包含了可忽略之額外好處的可能性。與Aspirin相比,Thienopyridine顯著地減少胃腸道副作用。然而,Thienopyridine增加了皮疹和腹瀉的可能性,Ticlopidine比Clopidogrel更多。Ticlopidine組,而非Clopidogrel組,顯著地增加了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的可能性。對暫時性腦缺血/缺血性中風的病患,結果與將所有病患加總後的結果是類似的。 作者結論: 對於高風險患者要預防嚴重血管事件,Thienopyridine衍生物比起Aspirin至少同樣有效,而且可能稍稍更為有效。但是,任何額外好處的大小程度是不確定而且可以被忽略的。Clopidogrel比Ticlopidine有更少的副作用,因此是Thienopyridine的首選藥物。它應該被用為確實對Aspirin無法耐受或對之過敏的病人的替代藥物。 翻譯人: 本摘要由奇美醫院張偉倫翻譯。此翻譯計畫由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Taiwan)統籌。 總結: Thienopyridine衍生物與Aspirin 對於高血管風險病人預防中風和其他嚴重血管事件之比較。 大多數中風和心臟病發作是由於血栓阻塞了部分大腦(導致中風)或心臟(導致心臟病發作)的血液供應。Aspirin防止血栓的形成,而且它可以降低曾經發生中風、心臟病發作或其他血管疾病症狀的病人再次發生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Clopidogrel和Ticlopidine是兩個類似的藥物,他們被稱為Thienopyridines;Thienopyridines以不同於Aspirin的方式來防止血栓。這篇回顧論文包含10個比較Clopidogrel或Ticlopidine與Aspirin的試驗,人數共約27000人;回顧論文發現Clopidogrel和Ticlopidine在預防中風和心臟病發作上至少與Aspirin同樣有效,而且可能稍微更加有效。在副作用方面,相較於Aspirin,Clopidogrel和Ticlopidine造成較少胃部不適、腸道出血,但更多的腹瀉和皮疹。相較於Aspirin,Ticlopidine比Clopidogrel造成了更多的最後兩個副作用。Ticlopidine也可能會抑制骨髓血球的生產,它可以是一個嚴重的併發症。因此Clopidogrel是Thienopyridine的首選藥物,因為它更安全、耐受性更好。然而,因為它比Aspirin昂貴許多,且並非明確地更為有效,所以它通常只在病患無法服用Aspirin時被用來取代Aspi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