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deep bite and retroclined upper front teeth in children

此檔案並非最近版本

觀看最近期版本

类别 Systematic review
期刊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Year 2006
背景: 對於兒童深咬以及上顎前牙後傾的矯正治療更正深咬和上顎前牙後傾(第2類第2級的咬合不良)的牙齒問題,可使用不同矯正方式治療。然而,在嚴重的案例中,也許需要顎骨手術合併矯正治療。正在發育的小孩,治療有時需要使用特殊的可移除式的上下牙齒矯正器(功能性矯正裝置).在許多案例,這種治療不包含去除任何的恆牙.然而,更進一步的固定式矯正器是必要的,以得到最好的治療結果.有的案例,治療會將第一個永久大臼齒向後移動,以提供前牙的更正空間.這也許透過應用力量於牙齒和下頜從頭部後面使用一個矯正裝置(頭套headgear)和傳達此力量給部分固定或可移動的牙科矯正裝置.治療可能牽涉到是否移除恆牙.有時,功能性矯正裝置或頭套可能都不被需要,並且也不需要拔除任何的恆牙.在某些情況下不使用頭套,將臼齒往後移是用其他方式,例如在橫跨牙弓或上顎的裝置上,連結兩個咬正齒環在臼齒上.通常這種狀況下,兩個恆牙會被移除(一側一個)以提供上顎前牙所需的空間.面對治療第2級第2類咬合不正的兒童,判斷只做矯正治療不拔除恆牙與不作治療或矯正拔牙的結果是否相同,對於矯正醫生是很重要的. 目標: 建立齒顎矯正治療對於第2類第2級的咬合不良,執行不拔除恆牙方式,是否導致與沒有矯正介入或拔除恆牙方式有不同的結果. 搜尋策略: 搜尋The Cochrane Oral Health Group's Trials Register,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MEDLINE and EMBASE, 手動搜尋主要的國際矯正期刊至2006年4月.沒有語言或發表狀況的限制.聯繫有關參與第2級第2類臨床試驗的學者,以得知未發表成果或進行中之試驗。 選擇標準: 試驗選擇標準如下:針對兒童深咬及上顎前牙後傾矯正治療之隨機對照試驗(RCTs)與受控臨床試驗(CCTs) 資料收集與分析: 由兩位回顧作者分別進行研究篩選,試驗方法的品質評估,資料擷取等工作.結果由隨機效應模型顯示,連續變項結果計算平均差,二分變項則計算風險值,信賴區間為95%.同時探討臨床及方法學因素之異質性. 主要結論: 估計分類II分裂2的咬合不良治療,對於兒童的RCTs或CCTs並未被確認. 作者結論: 無法提供任何實證資料去建議或排除任何有關改正兒童第二級第二類咬合不良的治療. 翻譯人: 本摘要由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吳怡樺翻譯。此翻譯計畫由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Taiwan)統籌。 總結: 目前,並沒有證據去建議或勸退任何形式的矯正治療對於有著深咬及上顎前牙後傾(往口頂方向傾斜)的兒童,對矯正醫師而言,了解處理兒童深咬及上顎前牙後傾的最佳方式是很有幫助的。主要有兩個治療方式可供矯正醫師選擇:使用全口可移動式功能性矯正裝置,接著是固定的矯正治療或是拔除牙齒(通常是兩個上顎牙齒)後進行固定的矯正治療.直到目前,也還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針對治療深咬和上顎前牙後傾的兒童,拔除牙齒,還是不拔除牙齒或甚至不作矯正治療,那一種方式較好.
Epistemonikos ID: c823f92cc4ca09f78047d1e6e7f283a08ba42fcd
First added on: Nov 08,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