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lactámicos versus terapia combinada de beta-lactámicos y aminoglucósidos en pacientes oncológicos con neutropenia

Esta publicación no tiene conexiones, el dolmen está vacío

Categoría Revisión sistemática
Revista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Año 2013
Cargando información sobre las referencias
背景: 關於發熱性嗜中性球減少症之最佳經驗性治療仍持續存有爭議。茲已引進新穎之廣效β內醯胺作為單一治療,而β內醯胺結合胺基糖?的組合則早已為使用。
目標: 針對具有發燒及嗜中性球減少症之癌症病患,比較β內醯胺單一療法相對於β內醯胺胺基糖?組合療法。
搜尋策略: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Cochrane Library Issue 3, 2007) 、LILACS (2007年6月) 及PubMed (2007年6月) ,以及數份研討會論文集 (至2006年) 。我們審閱了所有收錄研究及相關回顧之參考文獻,並聯繫各收錄試驗之第一作者及藥品公司。
選擇標準: 針對發燒性嗜中性球減少性癌症病患之初步、經驗性治療,比較任何β內醯胺抗生素之單一療法與任何β內醯胺及胺基糖?抗生素之組合療法的隨機對照試驗 (RCTs) 。以全因死亡率為評估之初步結果。
資料收集與分析: 由2名回顧作者獨立摘錄有關全因死亡率、感染相關性死亡率、治療失敗 (包括治療修正) 、超感染、不良副作用、及研究品質量測之數據。估計相對風險 (RR) 以及其95% 信賴區間 (CI) 。在可能時以意向治療 (intentiontotreat;ITT) 分析摘錄結果。經由敏感性分析而檢驗方法學品質之個別組成。與作者聯繫以對公開數據進行補充。
主要結論: 共收錄1983年至2007年間發表之68項試驗。單一療法有較低之全因死亡率,RR 0.87, 95% CI 0.75 to 1.02。對於在其兩治療組別中比較相同β內醯胺之試驗 (10項試驗,1646次事件,RR 0.74 95% CI 0.53 to 1.06) 以及比較不同β內醯胺之試驗 (通常係比較廣效β內醯胺與結合胺基糖?之較窄效β內醯胺) (37項試驗,5468次事件,RR 0.91, 95% CI 0.77 to 1.09) ,其具有相似結果。單一療法有顯著較低之感染相關性死亡率 (RR 0.80, 95% CI 0.64 to 0.99) 。在比較相同β內醯胺之試驗中,單一療法之治療失敗頻率顯著較高 (15項試驗,2761次事件,RR 1.11, 95% CI 1.02 to 1.21) ,而在比較不同β內醯胺之試驗中,組合療法之治療失敗頻率顯著較高 (53項試驗,7524次事件,RR 0.92, 95% CI 0.87 to 0.96) 。細菌超感染之頻率於兩治療組別沒有差別,但真菌超感染較常發生於組合療法。組合療法之不良副作用頻率較高,害一需治數為4 (95% CI 4 to 5) 名病患。特定言之,有關腎毒性之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適當之試驗方法與死亡率之較大效果評價以及失敗之較小效果評價具有相關性。幾乎所有之試驗皆為開放性者。死亡及失敗率在此等試驗並無相關性。
作者結論: 針對存活率、不良副作用、及真菌超感染而言,β內醯胺單一療法優於β內醯胺胺基糖?組合療法。治療失敗不應被視為開放試驗中之初步結果,因其主要為反應治療修正。
Epistemonikos ID: 696505a28461e861f233fd8279d53058070bb014
First added on: Jul 05, 2013